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来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
B.当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
C.用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细胞后,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 |
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涨破。 |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这种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关 |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有关 |
D.人类的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