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在给他的学生熊纯如的信中曾写道:“袁氏四年中,行事所最为中外佩服者,即其解散国会一事,谓其有利刃对乱麻之能。”在严复看来,“共和政体,非为吾种所宜”,故“天下扔须定于专制,不然,则秩序恢复之不能,尚何富强之可期乎”?严复还在他的书信与日记中多次提到,中国当时“唯学申韩,庶几可用”。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严复认为袁世凯最值得中外称道的事情就是解散国会 |
B.严复对袁世凯的强权政治予以高度赞扬 |
C.严复认为应该学习法家思想,实行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
D.严复认为共和政体符合中国的国情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 B.抗日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日俄战争 |
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黄海海战 | B.台湾保卫战 | C.辽东半岛战役 | D.威海卫战役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京天安门是一个见证者。但它没有见证()
A.两个“强盗”的狰狞面孔,圆明园的熊熊火光 |
B.八国联军的分区占领,大量珍宝被洗劫 |
C.日本法西斯的残暴,30万人被屠杀 |
D.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 |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 |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
D.废除丞相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