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对高一年级280名学生进行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如下有关数据统计写出两条结论:
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 |
人数 |
比例 |
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情况与比例 |
喜欢或比较喜欢 |
229 |
81.8% |
有参与经历者占57.6% |
无参与经历者占42.4% |
|||
不喜欢 |
51 |
18.2% |
有参与经历者占9.8% |
无参与经历者92.2%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条30字以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各地举办各种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②孩子们高举“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标语的群像之所以更打动人心的原因是这些稚嫩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的未来。③中国的未来必将今天这些手捧菊花的孩子们创造。④但是当下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是新一代的中日民众如何铭记那段血的历史? ⑤每年一次的国家公祭日将成为他们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不仅孩子们会在教科书中读到那些历史,更会在这种举国公祭的共鸣中感知历史,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去追求自己的中国梦。
序号 |
|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完成题目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中的情景,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2)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立意,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面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影响城市居民对文化产品选择主要因素”的图表,回答提出的问题。
(1)图表反映了当今文化市场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2)进一步促进当今文化消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
①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
②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
③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
④春天曾给人以希望
⑤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
⑥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材料中划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请简要分析这段文字的作者对“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