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
|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
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
| 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需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
| 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
|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
据表分析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在氧化分解的差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部分元素比例 |
氧化分解时 |
||||
| C |
O |
耗氧量 |
释放能量 |
产物H2O |
产物CO2 |
|
| 脂肪 |
75% |
13% |
较多 |
较多 |
X |
Z |
| 糖 |
44% |
50% |
较少 |
较少 |
Y |
W |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脂肪分解释放能量较多与H的比例高有关
D.X<Y,Z>W
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
|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
|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 |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龙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
|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
|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
|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