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
B |
C |
D |
![]() |
![]() |
![]() |
![]() |
| 制取乙酸乙酯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定量测定 H2O2的分解速率 |
证明 CH3CH2OH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 B.Q1+ Q2>2Q3 | C.Q1+Q2<Q3 | D.Q1+ Q2<2Q3 |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
| B.水结冰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
|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
| D.HF、HCl、HBr、HI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
下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
| B.被其它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
|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核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
|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
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
| B.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要破坏氮氮叁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 |
|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
|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