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加入1.06g Na2CO3粉末,恢复至室温,析出2.86g Na2CO3·10H2O晶体 |
| B.向2mL CuSO4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的NaOH溶液,向所得浊液中加入0.5 mL乙醛,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
| C.将1 L 2mol·L-1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形成红褐色液体,该液体中Fe(OH)3的胶粒数小于2NA |
| D.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做布朗运动,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将有沉淀产生 |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 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粉改为Al片 |
| B.Fe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少量醋酸钠粉末 |
| C.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
| D.Zn与稀硫酸反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 |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 A.用冰箱冷藏食物 | B.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 |
| C.向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 D.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反应速率可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 |
|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
|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
|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物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
Cu—Zn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装置,当导线中有0.5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 )
①锌极反应:Zn-2e-=Zn2+,锌片上产生0.25mol的H2
②铜极反应:2H++2e-=H2↑,锌片溶解16.25g
③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
④溶液中SO42-移向铜极
|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液为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极反应为CH4+10OH-→CO32-+7H2O+8e- |
| B.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 C.随着放电进行,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
| D.随着放电进行,溶液的PH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