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
可逆反应N2(g) +3H2(g)2NH3(g) 500℃ 时在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1 mol N2和1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的值是
A.0.1mol/L | B.0.2mol/L | C.0.15mol/L | D.0.05mol/L |
反应:X(g)+3Y(g) 2 Z(g) △H <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2> P1)下,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 NaOH、Ba(OH)2、NH3·H2O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HCl溶液的体积依次分别是V1、V2、V3。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A.V1 > V2 > V3 | B.V1< V2 < V3 | C.V1 = V2 > V3 | D.V1 = V2 < V3 |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 B.1︰1 | C.1︰2 | D.1︰4 |
有关下列事实中用勒夏特列原理不能解释的是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少氯气的溶解 |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
C.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几枚铁钉以防止试剂变质 |
D.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