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需用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器中的一种,其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洗涤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取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
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O2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________。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
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O2中含有HCl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中增加某装置可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助该同学画出该装置图,并注明试剂名称。
某无色溶液能与Al反应产生H2,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MnO4-、NO3- | B.NH4+、Mg2+、K+、NO3- |
C.Al3+ 、Ba2+ HCO3-、NO3- | D.Ba2+、K+ 、CH3COO-、Cl- |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A.加热 |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
将25 ℃的纯水加热至8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不变 |
B.水的pH变小,呈酸性 |
C.水的pH变大,呈中性 |
D.水中C(H+)=C(OH-)>1×10-7 mol/L |
2014年下半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发生多起地震,近些年地球上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 |
B.哥本哈根会议表明,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
D.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使用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多做环保宣传等,环保在每个人身边 |
25℃时,0.1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c(H+)/c(OH-)=l×l0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l×10-13 mol/L
B.由pH=4的HA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c(OH一)>c(H+)
C.浓度均为0.1 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则:c(A-)>c(HA)>c(Na+)>c(H+)>c(OH-)
D.0.1 mol/L HA溶液与0.05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Na+)=c(OH-)+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