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 A |
BaCl2溶液变浑浊 |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
| B |
Na2S溶液变浑浊 |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 |
| C |
KMnO4溶液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 D |
品红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科学家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N2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 + 6e- + 8H+="=" 2NH4+ |
|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变大,故需要加入盐酸 |
| C.该电池外电路电流从通入H2的电极流向通入N2的电极 |
| D.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A为NH4Cl |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的硝化、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
| B.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3种 |
| C.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D.莽草酸(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下列有关物质制取或性质探究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图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 B.利用图2制取Fe(OH)2,使用煤油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Fe(OH)2被空气氧化 |
| C.利用图3制取并收集NO2气体 |
| D.利用图4用酒精制取无水乙醇 |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 B.采用加热方法消毒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变性而杀灭细菌 |
| C.含有重金属的电器废品不能随意丢弃,要分类回收并利用 |
| D.煤炭燃烧过程中安装“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
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H2(g)十CO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1> P2> P3>P4 |
| 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
| C.若T1> T2> 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D.T4、P4、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