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Cl
B.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H4+、Na+、SO42—、Cl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Na+、I、SO32—
D.c(Al3+) =" 0.1" mol·L—1的溶液中:Na+、NH4+、AlO2、SO4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离子共存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时钟反应或振荡反应提供了迷人课堂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测定含有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主要步骤如是:
①在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KI,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成I,方程式为:N2H4+2I2=4I+N2+4H+
④将生成的I萃取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经过上述放大后,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设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A.2倍 B.4倍 C.36倍 D.6倍

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金属氧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
D.能与金属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某准晶体W由一定比例的铁、铜、铝组成。取两块该准晶体:一块投入烧杯①中,注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浸没固体;另一块投入烧杯②中,注入稀硫酸浸没固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在烧杯①中,若构成微型电池,负极反应式为2Al-6e=2Al3,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B.在烧杯②中,若铁、铜构成微型电池,则铁为负极;若铝、铁构成微型电池,则铁为正极
C.在烧杯①中,若构成微型电池,铁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D.在烧杯②中,固体最终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下列对下图所示装置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极
b电极
x溶液
实验现象
A
Fe
石墨
NaCl
a极质量减小,b极放出无色气体
B
Fe
石墨
KNO3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
C
Fe
Cu
CuSO4
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
D
石墨
石墨
HCl
a、b极都放出无色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