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 )
A.种子明显增多 | B.形成无子果实 |
C.部分果实脱落 | D.果实增多而且增大 |
分别对二倍体蕃茄幼叶、三倍体无子西瓜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将形成的多株植物随机等量分组,编号为A、B、C、D。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组是()
组号 |
开花前处理 |
开花期处理 |
开花后处理 |
预期结果 |
A |
不套袋 |
不涂抹生长素溶液 |
不套袋 |
无子蕃茄 |
B |
去雄、套袋 |
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 |
继续套袋一段时间后取下 |
有子蕃茄 |
C |
不套袋 |
授以二倍体的花粉 |
不套袋 |
无子西瓜 |
D |
套袋 |
不授以花粉 |
继续套袋一段时间 |
无子西瓜 |
右图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C段合成的蛋白质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 |
B.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都是由单层膜构成 |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
D.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 |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 D.四种说法都正确 |
蓍草是菊科的一种植物,从海平面到3000m的高山都有分布。从不同海拔高度收集的蓍草种子在同一个花园相同条件下,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不同海拔的蓍草植株高度显著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
B.高海拔蓍草能适应特定的环境,不同海拔蓍草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 |
C.若本实验研究“环境和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收集的数据仍不足 |
D.实验结果能说明表现型不只受环境影响,还受基因型的影响 |
下表为甲、乙、丙三个病人早晨空腹时血清中的部分指标值。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指标项 |
参考值 |
甲 |
乙 |
丙 |
||||
谷丙转氨酶 |
5-40 U/L |
90 |
30 |
31 |
||||
总蛋白 |
55-85 g/L |
40 |
38 |
60 |
||||
葡萄糖 |
3.9-5.9 mmol/L |
3.6 |
3.8 |
10 |
||||
尿素氮 |
1.9-7.2 mmol/L |
1.2 |
3.0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