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日:乎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
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略有改动)
(注:淖齿,楚国派将军淖齿救齐,他却乘机杀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宝)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熟悉,精通 |
B.以即墨距燕通“拒”,抵抗 |
C.坚守,唯恐见得看出来 |
D.而城中鼓噪从之跟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B.①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②谨拜表以闻 |
C.①当有神人为我师②奚以之为九万里而南为 |
D.①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下列语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
B.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
C.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
D.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2)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3)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宝 绘 堂 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
B.凶其身 |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穷。 |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行为文雅。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D.臣欲奉诏奔驰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雅。 |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往,到。 |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寻求。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
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
天顺元年,擢信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
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修前郤,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
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举正统七年进士举:考中。 |
B.又置新斛视旧加大视:比照。 |
C.属信钩考属:隶属。 |
D.论者韪之韪:认为……正确。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助之 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A.①③④ | B.③⑤⑥ | C.①②⑤ | D.②④⑥ |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 |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座,斩杀四千五百多人,俘获无数,平定了叛乱。 |
D.程信能识大体。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认为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不要越俎代庖,行使主管官吏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