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 (7分)

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
材料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于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1分)
(2)孔子既然认为“有救无类”,为什么还要将学生分成几类?(3分)
司马迁这段话中的画线句子与孔子德政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引用《论语》中与之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意思.(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10 分)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见面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刘备为何面如土色?又为何放下心来?
在哈姆雷特眼中,乔特鲁德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至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心止于一忠者,谓之忠;持二忠者,谓之患。”
(董仲舒)
孔子的“忠”的含义是什么?
简要评价孔子和董仲舒的“忠君观”。

简答题(10分)
《红楼梦》第一回交待该书成书的由来,请简要介绍。(6分)
请简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原委。(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第二》)
③“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④“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 答:
(2)请联系当前生活实际谈谈传统“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