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钠盐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无法确切知道是哪一种钠盐。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选择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序号 |
猜想物质 |
检验需要试剂 |
操作、现象和结论 |
A |
Na2SO4 |
稀硝酸、氯 化钡溶液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硝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是Na2SO4溶液 |
B |
Na2CO3 |
稀盐酸、澄 清石灰水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
C |
Na2SO3 |
稀盐酸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气体为无色,则原溶液一定是Na2SO3溶液 |
D |
Na2SiO3 |
过量稀盐酸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预防和治疗坏血病![]() |
B.糖类在人体内均可以作为供能物质![]() |
C.改用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汽车可以减少碳排放![]() |
D.青霉素属于OTC类药物,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与原子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KMnO4溶液褪色,苯不能 |
B.乙炔能发生加成,乙烷不能 |
C.苯酚与NaOH溶液作用,乙醇不能 |
D.甲苯苯环上氢原子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易被溴原子取代 |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H2O得到1mol电子的是
A.2F2+2H2O=4HF+O2 | B.2Na2O2+2H2O=4NaOH+O2↑ |
C.2Na+2H2O=2NaOH+H2↑ | D.3NO2+H2O=2HNO3+NO |
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不同标准分类,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钠的化合物 | B.电解质 | C.可溶于水 | D.钠盐 |
在晨雾散去之后,常会有晶莹的露珠挂在蜘蛛丝上。受这一现象启发,我国利用尼龙纤维等材料制造出了类似的“吸水蜘蛛丝”。该材料有望将来用于从空气中获取水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蜘蛛丝属于天然纤维素 |
B.该材料可能含有许多亲水基团,如羟基 |
C.该材料不属于天然纤维素 |
D.蜘蛛丝属于天然蛋白质,其水解产物为α-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