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
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 |
D.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②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③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④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D.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某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该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用限制酶Msp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会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
B.若图1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杂合子个体中图1的DNA片段,会产生3种不同的DNA片段
C.若需切割图2中的质粒以便于拼接目的基因D,应选择限制酶BamHⅠ和MboⅠ
D.若用上述条件构建含有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并成功导入细菌体内,则此细菌在添加抗生素A和B的培养基中不能存活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
B.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会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
C.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需氧呼吸 |
D.若要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