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以下事实: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反应式“6CO2+12H2O
C6H12O6+6O2+6H2O”表示光合作用。此时希尔(R.Hill)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O2 ”。在希尔反应基础上,Arnon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CO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O)产生。希尔反应和Arnon的发现,使当时的人们对光合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CO2 |
| B.H2O被裂解后,发生了由H2O最后到NADP+的电子传递,整个过程需要光 |
| C.希尔反应与CO2合成有机物是2个可以区分开来的过程 |
| D.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过程为CO2合成有机物过程提供了NADPH和ATP |
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1/2,1/8B.3/4,1/4C.1/4,1/4D.1/4,1/8
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作为亲本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相互交配,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 | B.aaBb×AAbb |
| C.AABb×aabb | D.AaBb×AAbb |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
|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
|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
|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3个南瓜品种做了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6 ︰1
实验2: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 B.从实验1推知,圆甲,圆乙都是纯合体,F2中的圆形也都是纯合体 |
| C.实验2中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 |
| D.实验2中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2/9的株系F3果形扁盘︰圆形 = 1︰1 |
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 A.eeffgg×EeFfGg | B.EeFfGg×eeFfGg |
| C.eeffGg×EeFfGg | D.EeFfGg×EeFfG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