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所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据图回答:

⑴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         
⑵若③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③是        
⑶若②为多聚体,且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则②是          
⑷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人体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发挥生理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流动情况是,兴奋传到B处时的信号变化是
如果将记录仪的C、D两电极均置于膜外,观察记录C、D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请在右图中画出电位变化(注:静息时的膜外电位为零)。

(2)B处结构是由和突触后膜组成,该处兴奋的传递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3)胰岛素是由分泌的,它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4)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调节,主要是通过血液中的变化作用于胰岛进行调节。
(5)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正常,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疾病。

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 如果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核仁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

下图为三种质粒和一个含目的基因的片段的示意图。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EcoR Ⅰ(0.7Kb)、PvuⅠ(0.8 Kb)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的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1Kb=1000个碱基对长度。请据图回答:

(1)质粒A、C不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理由分别是
(2)将图中的目的基因与质粒B进行重组,需要用到酶。如果是两两重组,可能有种长度的重组结果。
(3)基因工程中检测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现运用酶切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1.1kb和kb,或者kb和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Ⅰ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优点是
(2)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时测得的。通过本实验,你对酶的最适温度的认识是。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3)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4)在酶的活性不受抑制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加入甲物质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下图是某家系有关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的遗传系谱,已知系谱中11号个体带有乙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包括染色体和显隐性),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2)甲病经临床医学诊断确认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系谱图中相关的证据是
(3)根据医学诊断结果,如果17号个体与一正常男子(其父为乙病患者)结婚,则他们所生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是;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只患乙病的孩子,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