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 时期 |
碳吸收量(kgC·a-1) |
碳释放量(kgC·a-1) |
| A |
1.20× 1014 |
1.20×1014 |
| B |
1.20×1014 |
1.26×1014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
C、由于过度人工碳排放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
D、化学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 1 : 1 B. 1 : 2 C. 2 : 1D. 3 : 1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 B.aaBb和AAbb |
| C.AAbb和aaBB | D.AABB和aabb |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
| C.生殖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
|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故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 B.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C.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
|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洋葱表皮细胞中一般以染色质状态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