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 )
A.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 B.R基不同 | C.羧基不同 | D.碳原子数目不同 |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H]全部来自于线粒体基质 |
B.温度下降可引起过程①的反应速率下降 |
C.过程②中的[H]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
D.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 |
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l: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无空斑:混合24min后取样,菌苔上空斑数日迅速增加;再过lO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错误的是
A.24min内取样,新繁殖的噬菌体还未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
B.34min时取样,根据空斑数量可推测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 |
C.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体不再增殖 |
D.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其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 |
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o)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知,250 mmol/L 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 |
C.图乙中细胞在b点时开始吸水 |
D.图甲中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 NaCl溶液可能会死亡 |
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 | B.线粒体的嵴 |
C.唾液腺细胞中的内质网 | D.叶绿体的基粒 |
下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 |
B.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 |
C.图乙中的a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
D.限制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①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