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可得到深蓝色溶液[溶质为Cu(NH3)4SO4],再向所得溶液通入SO2至溶液呈微酸性发现有白色沉淀Q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①2Cu(NH3)4SO4+3SO2+4H2O=2NH4CuSO3↓+3(NH4)2SO4。再将Q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混合微热,则会发生如下反应:②2NH4CuSO3+2H2SO4=Cu+(NH4)2SO4+2SO2+CuSO4+2H2O。下面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
B.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只相当于催化剂 |
C.反应②中CuSO4是氧化产物 |
D.反应①中SO2发生还原反应 |
有关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
B.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
C.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
D.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碘 |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然后过滤 |
D.乙烯中混有CO2,将其通入NaOH的溶液中洗气 |
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则可得到如下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25H20 | B.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C.此分子属非极性分子 | D.此物质属芳香烃类物质 |
下列芳香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有( )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