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
C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K sp(BaCO3)<K sp(BaSO3) |
D |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
下列表示氧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O2- 1s22s22p6 | B.O2- ![]() |
C.O2- ![]() |
D.O2- ![]() |
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A.![]() |
B.![]() |
C.![]() |
D.![]() |
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A.一个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 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
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Be、Mg、Ca B.Be、B、C、N C.He、Ne、Ar D.Li、Na、K
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