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题)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身长14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
物种1 |
物种2 |
物种3 |
物种4 |
物种5 |
物种6 |
物种7 |
物种8 |
物种9 |
物种10 |
|
甲类群 |
样本1 |
55 |
10 |
0 |
15 |
12 |
0 |
42 |
0 |
21 |
10 |
样本2 |
22 |
30 |
0 |
23 |
13 |
0 |
41 |
0 |
22 |
12 |
|
样本3 |
44 |
20 |
0 |
20 |
15 |
0 |
39 |
0 |
20 |
11 |
|
乙类群 |
样本1 |
33 |
40 |
12 |
40 |
0 |
10 |
25 |
11 |
15 |
22 |
样本2 |
35 |
60 |
10 |
41 |
0 |
12 |
30 |
14 |
27 |
21 |
|
样本3 |
33 |
50 |
18 |
35 |
0 |
11 |
25 |
12 |
16 |
19 |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ch1L基因是蓝细菌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1).ch1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①②过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打开
(3).①②过程都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A.1 | B.2 | C.3 | D.4 |
下列各项不属于基因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
B.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可获得转基因动物 |
C.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胰岛素 |
D.将一种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另外一种植物细胞内 |
随转基因工程发展,动物乳腺生物发生器和膀胱生物发生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哺乳动物的乳汁或尿液中获得所需产品。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这两种转基因生物的方法基本相同 |
B.培育二者所用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都是受精卵 |
C.培育前者所用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培育后者所用的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膀胱细胞 |
D.二者的体细胞中都含有目的基因,但前者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后者在膀胱上皮细胞中 |
表达
关于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体外复制DNA的技术 | B.Taq酶是一种热稳定DNA聚合酶 |
C.PCR过程中只需要两个引物分子 | D.PCR利用的是DNA双链复制原理 |
下列关于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有()
A.将Bt毒蛋白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出的Bt毒蛋白,在肠道中水解为有毒多肽,与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可导致哺乳动物死亡 |
B.将蛋白酶抑制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或降低害虫消化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其消化功能 |
C.将淀粉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淀粉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消化道淀粉酶活性,阻断害虫的能量来源 |
D.将植物凝集素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出的糖蛋白,可与害虫肠道黏膜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