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题)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身长14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
物种1 |
物种2 |
物种3 |
物种4 |
物种5 |
物种6 |
物种7 |
物种8 |
物种9 |
物种10 |
|
甲类群 |
样本1 |
55 |
10 |
0 |
15 |
12 |
0 |
42 |
0 |
21 |
10 |
样本2 |
22 |
30 |
0 |
23 |
13 |
0 |
41 |
0 |
22 |
12 |
|
样本3 |
44 |
20 |
0 |
20 |
15 |
0 |
39 |
0 |
20 |
11 |
|
乙类群 |
样本1 |
33 |
40 |
12 |
40 |
0 |
10 |
25 |
11 |
15 |
22 |
样本2 |
35 |
60 |
10 |
41 |
0 |
12 |
30 |
14 |
27 |
21 |
|
样本3 |
33 |
50 |
18 |
35 |
0 |
11 |
25 |
12 |
16 |
19 |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 |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 |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
甲、乙两曲线图分别表示某动物体(AaBb)内的细胞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变化既可对应于有丝分裂,也可对应于减数分裂 |
B.乙图所示变化仅对应于有丝分裂 |
C.基因重组可发生于甲图的cd段时间内 |
D.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中,基因A和A分离的时期为gh段 |
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组织和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能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核中基因的种类数量有差异 |
B.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中RNA种类相同,数量也相同 |
C.若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
D.乙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O2、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B.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
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 |
D.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机体可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以降低机体的体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