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
| 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
| 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
|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H 在密闭容器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H>0 |
| B.T1>T2,p1<p2,m+n<p,△H<0 |
| C.T1>T2,p1<p2,m+n>p,△H>0 |
| D.T1>T2,p1>p2,m+n>p,△H<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 |
| B.CO2、NH3、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e-稳定结构 |
| C.具有共价键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
| D.H—F的键能为568 kJ/mol,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这可以说明HF分子比HCl分子稳定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 + 2H2O2 + 4H+ = Fe3+ + 4H2O |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3 NH3·H2O = Al(OH)3↓ + 3 NH4+ |
|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 +2ClO—+ H2O + CO2 = CaCO3↓+ 2HClO |
| D.在氨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反应:NH3·H2O + SO2 = NH4+ + HSO3— |
若aAm+与bB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a =" b+" m + n B.离子半径Am+<Bn-
C.原子半径A>BD.A、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
| B.在苯和甲苯中分别滴加几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均褪色 |
| C.在乙醇中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剧烈而迅速消失 |
| D.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的溶液中,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