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
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当在玉米地发现他时。他己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 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在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 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高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它的变化趋势是 ;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是 。
(4)下列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 )。
(5)下列曲线能反映高某(b)和赵某(a)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 ( )
(6)高某的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 。
下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
(1)图中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为 mol·L-1、 mol·L-1。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根、芽、茎对生长素反应的强度为 > >
。
(3)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为 ,对芽的生长效应为 ,对根的生长效应为 。
(4)B点对根的生长效应为 ,对茎的生长效应为 。
(5)在生产实践中,使用生长素的关键是 。
有甲、乙、丙、丁四株月季扦插枝条,分别作以下处理:甲株为带芽枝条,乙、丙、丁去芽,但丙、丁两株用两种不同浓度的人工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下端。栽植后,丙株生根很少,丁株生出大量的根。请回答:
(1)甲株的生长情况是 ,这是由于 ;乙株的生长情况是 ,这是由于 。
(2)丙株的生根很少,这是由于 ,丁株生出大量的根,这是由于 。
(3)以上实验说明:生长素是由 分泌的;生长素能 ; 起促进作用, 起抑制作用。
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
(1)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的氨基酸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的氨基酸溶液(如图所示)。
第二步:将叶片均分成2组,编号a、b。
第三步:在a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组叶片相同位置涂抹______________,做对照组。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叶片涂抹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
(3)过程__________应用的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若要制备该杂种植物的人工种子,可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上,诱导其再分化成,再包裹合适的人造种皮等。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在克服不同生物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如图表示转基因马铃薯的培育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用马铃薯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马铃薯的__________。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2)在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应使用的限制酶是。
(3)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有__________。若要检测转基因马铃薯的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需采用__________技术。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马铃薯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所结的马铃薯
(填“含有”或“不含”)抗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