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缪《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的发展,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最集中于博平岭的东西两坡,该地区山峦起伏,地势陡峭,可耕地少,野兽出没,盗匪横行。
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如五凤楼,平面形式为“三堂两横”式,中轴线上为“三堂”,即下堂(门厅)、中堂(祭祀及客厅)和后堂(尊长住所),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同楼人有着“同居同财”的传统,共同享有楼内公共财产,许多土楼内还专设学堂,族人中有取得秀才以上科场功名者,都在祠堂前竖石笔一对,以示褒扬。
——摘编自林嘉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福建土楼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楼所体现的宗族特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根据所学知识幷收集有关历史和时事材料,分析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结合教材和时事,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一:汉人驱逐蒙古人之后,又受到另外两个王朝即汉人的明朝和满人的清朝的统治。满人与蒙古人一样,成功地统治了中国,因为他们在维持对政府机关控制时,给汉人士大夫以显赫地位和参政机会。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受人尊敬的统治——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明清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清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能够长期统治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并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