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需氧呼吸;③人的一生中,细胞分化的高峰期在青春期;④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细胞三者并不都具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地更新
| A.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内表示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
| B.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 |
| C.图2轴突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D.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
下列物质与其参与的主要生理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 |
| B.RNA聚合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 |
| C.转运RNA——携带某种氨基酸与核糖体上的mRNA结合 |
| D.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
| B.缓冲物质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态 |
| C.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只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 |
| D.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桦尺蛾的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
| 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
| 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
| 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 |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
| C.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完全解旋后开始合成子链 |
| D.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可随机发生在DNA分子的任何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