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对根尖进行解离 |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的染色剂需要现配现用 |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50%的盐酸是为了洗去浮色 |
下列关于生物教材中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绿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 |
B.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
C.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探究其感光部位 |
D.豌豆杂交实验中,应注意母本去雄及套袋时机 |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 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 |
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 |
C.实验设计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 |
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 |
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A.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
B.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丛芽,①过程通常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
C.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③过程通常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
D.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胚胎),③过程的核心技术是胚胎移植 |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基因诊断,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
B.筛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
C.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离体培养吋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 |
D.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