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
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
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3
+3SCNFe(SCN)3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
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
说明该食盐不是加碘盐
B
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组成为C2H4O2的液态有机物,水浴微热,有银镜出现
可确定该有机物一定是甲酸甲酯
C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I2
+I
D
室温下向CuCl2和少量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屑,充分搅拌,过滤,得蓝绿色溶液
除去杂质FeCl3得纯净CuCl2
溶液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
饱和(NH4)2SO4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蛋白质变性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C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
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
色,下层几乎无色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
应,使溴水褪色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
放出刺激性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
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
SO2和CO2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
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
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B酸性比HA强
C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
镁表面有气泡
金属活动性:Al>Mg
D
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
加入2 mL 2%的CuSO4
液,振荡后加入0.5 mL有
机物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
沉淀
Y中不含有醛基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