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14分)
每天进步一盎司
①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
②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有人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的秘诀。训练师说:“在最初开始训练时,我们会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之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渐渐地,我们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高的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多大的力气就有可能跃过去,并获得奖励。于是,这条常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地接受下一次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后竟然达到了6.6米。”
③训练师最后总结道,他们训练鲸鱼成功的诀窍,是每次让它进步一点点,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天长日久,便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④在计量单位上,有一个较小的质量单位叫盎司,它经常会被引用来借代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正如训练师培训鲸鱼的方法那样,哪怕是每次进步一盎司,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⑤每次进步一盎司,贵在每次,也难在每次。相传,古代蒙古人在训练大力士时,也采用这个办法。具体是这样做的:他们会让小孩子每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上山吃草,小牛犊这时往往不过十多斤重,孩子们完全能轻松胜任。这样,随着牛犊的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大,最后,当牛犊长成几百斤的大牛时,孩子们也练出了手能举鼎的神力!
⑥每次进步一盎司,只要能每天都坚持不懈,就能拥有提起几百斤甚至上千斤重的力量!无数事实证明,每次进步一盎司,是成功的最大秘诀。 .
⑦很多人终身一事无成,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耐心,看不上每天进步一盎司,而是急于求成,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放弃了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从而也就放.弃了希望,放弃了成功。
⑧有一天,古印度的一个著名棋手去和皇帝下棋。皇帝下完棋后非常开心,便问他要什么赏赐。他说,只要在棋盘上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然后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米,依此类推,放满64个格子就行了。
⑨皇帝非常高兴,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了。没想到,当真的要去兑现其赏赐时,皇帝这才傻了眼!原来,即使把全印度一年收获的全部粮食加起来也不够赏赐给这位棋手。皇帝没想到,棋盘上这一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积累,到了最后一格竟然成了天文数字。
⑩从孤立的角度看,一盎司确实很轻,当然,一粒米比一盎司还要轻。然而,每次多一点点米,累积起来,就是天下粮仓都难以装载得下的量!成功的秘诀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复杂,它简单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每天进步一盎司”。
⑾每天走10分钟,是一种简单。重要的往往是简单的。只要你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一盎司,一厘米,一小步,总有一天,你会取得大成就。
(选自《时代青年》2010年第5期)
.文章一开始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写香港海洋公园里大鲸鱼的事例呢?(2分)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末尾为什么用感叹号。(2分)
.第⑤段列举了古代蒙古人训练大力士的例子,为什么第⑧段还要举下棋的例子呢?(3分)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用“||”给本文划分层次。(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张明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也想改变这种状况,但缺乏恒心,不愿从点滴做起,请你把本文推荐给他,并简要谈谈理由。(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甲】《手握阳光》(曹文广)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说道,“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兄弟。”
屠格涅夫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的确,没有比这更好更慷慨的施舍了——施舍者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同等的回报,双方共同分享着,他们已经使某些东西得到了新生的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能去帮助别人。即使你两手空空,只要心是慷慨的、真诚的,你就不是一无所有,在你的掌心永远有一种叫做善良的阳光——把手伸出去,只需要简单的一握,你收获的绝不比你撒播的少。
〔乙〕《善良使人美丽》(晓铃叮当)
善良使人美丽。
有一个暑假,我坐火车到四川去玩。对面坐着一位大妈,穿着朴素、面孔普通。
天气热极了,我坐着坐着,只觉得头晕目眩,“扑通”一下就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我感受到一阵清凉的气息,睁开眼睛,面前就是这位大妈的脸,她正轻轻托着我的头,一点一点给我喂水。她离我那么近,眉眼细致、五官生动,满脸的关怀令她恍如慈母。我这才知道,我中暑了,并且还吐得狼狈不堪,都是这位大妈给我擦干净的。我连连道谢,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我们曾经做过的一切,原来并没有随风而逝,它悄悄溜进我们的内心,化为岁月。岁月像把刻刀,在日里,在夜里,给我们的面孔刻下印记,渐渐改变你的眉梢眼角,鼻子嘴巴,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可亲、动人、美丽的光芒。据说,慈禧太后最讲究容颜护理,为了美而不惜代价,可是,从留下来的她的画像和照片看来,她满脸的凶气,非但不美,实在是可怕。
当我们看宋庆龄的照片时,看到的是高贵、优雅、可亲、可敬,即使到了八十高龄,她留给人的印象依然是光彩照人的,这是因为她的内心芬芳馥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流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珠宝、装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朋友,你若希望自己美丽俊秀,那就精心浇灌你的心灵花园吧。
.体会标题的深刻含义。
“手握阳光”
“善良使人美丽”
.屠格涅夫的“善良”和大妈的“善良”有什么不同?
.〔甲〕文议论的内容可概括为:
.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l)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
(2)大妈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是绽开的一朵花。
.文中画线句给你怎样的启示?

[一]
《学会输的风度》张根宝
罗马尼亚运动员、奥运会女子体操冠军获得者科马内奇,在紧张的训练和激烈的竞赛中,在遭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教练告诉她:“必须学会输的风度,你必须研究你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科马内奇严格地按照这一教诲做了。她最不喜欢听的是“很好!”“好极了!”她最欢迎的是人家能够指出她的错误和不足。她从难从严刻苦训练,扎扎实实纠正一切不足之处,终于为她亲爱的祖国,也为她自己,赢得了无上光荣!
成功来自勤奋,在这里是没有任何侥幸和取巧的捷径可走的。但是若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记住教练对她的指导:“研究你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无数事实证明,错误,从来不只是意味着失败。它还是通向成功的必由阶梯。如果你能正确对待它、抓住它、研究它、克服它,未知就可变为有知,失败就会转化为胜利。没有605次的失败,就没有著名的药剂“六○六”。不接受“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教训,中国革命就不可能沿着正确的航道胜利前进。契诃夫不是说过:要雕出一张大理石脸,把不是脸的地方去掉就是了。不同的语言,说出了一个共同的真理,要达到目的,就必须首先在实践中弄清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地方不是“脸”。如果尽可能把错误,把“不是脸的地方”去掉,剩下的不就是准确、优美、一张漂亮的大理石脸吗?
显而易见,人总是一分为二的,明于知己,了解自己的缺点错误,好处是很多的。然而,“闻过则喜”的人,却似乎并不像应该有的那么多。三百多年前莎士比亚曾借剧中人的嘴说:“人们的耳朵不能容纳忠言,谄媚却这样容易进去!”可见,讳疾忌医,爱吹不爱批,简直是一种通病。
如果我们大家都像科马内奇那样对待缺点、错误,或者就把莎士比亚的那句话,掉个个儿,那么,一个人的进步就会是很可观的了。
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必改,来者可追。
.通读全文,用原文中词句指出“输的风度”的含义。
.为了论证要“学会输的风度”,作者运用了哪几个事实论据?(请简要概括)
.请你举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成功来自勤奋,在这里是没有任何侥幸和取巧的捷径可走的”这一观点。(不超过八十字)
.文章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话,又说“把莎士比亚的那句话,掉个个儿,那么,一个人的进步就会是很可观的了”。请把莎士比亚的话“掉个个儿”写在下面。并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并从身边举一个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一百字)

(二)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
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沙尘暴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请根据第⑥段简要回答。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一)纸篓里的老鼠
史蒂夫·莫里斯从小就双目失明。他一度生活在重重自卑中,直到他遇见了本尼迪斯太太。
在史蒂夫的记忆中,小学老师本尼迪斯太太是颗永不消逝的启明星。她让史蒂夫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教他勇于做个与众不同的人。本尼迪斯太太无疑是个睿智的人,她意识到光靠说教没法让9岁的顽童理解深奥的人生哲理。于是,她请来了一个“助手”。在“助手”的帮助下,女教师给史蒂夫上了一节难忘的人生课。他生命的乐章从此奏响。
故事发生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本尼迪斯太太正准备上课:“安静,大家坐好,打开你们的历史书……”小学生们不安分地在凳子上扭动着,多数心不在焉。只有小史蒂夫默默无语。上堂课是体育课,孩子们刚从操场上回来,多数人还惦记着玩过的游戏,当然还有史蒂夫的洋相。
“今天天气真棒,我知道你们宁愿在外面玩游戏,”女教师脸上露出微笑,“可是如果不学习,你们就只能一辈子做游戏。”
“安妮,”老师提问,“亚伯拉罕·林肯是什么人?”
安妮局促地低下头:“……他……他有大胡子。”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史蒂夫,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本尼迪斯太太说。
“林肯先生是美国第16任总统。”史蒂夫的回答清晰准确,毫不犹豫。他一向是优等生,但学习好无法减弱史蒂夫的自卑感。
“回答正确,”本尼迪斯太太满意地说,“亚伯拉罕·林肯是我国第16任总统,南北战争就发生在那个时候……”话讲到了一半,她突然停下来,做出倾听的样子,好像听见什么异常的动静,“是谁在发怪声?”
小学生们莫名其妙地东张西望,只有史蒂夫没动。
“我听见一个微弱的声音,是抓挠的声音,”本尼迪斯太太神秘地低语,“听起来像……像是只老鼠!”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女同学尖叫起来,胆小的孩子爬上课桌。
“镇静,大家镇静,”老师大声说,“谁能帮我找到它,可怜的小老鼠一定吓坏了。”孩子们乱嚷一气:“讲台下面”,“窗帘后面”,“安妮的书桌里” ……
“史蒂夫,你能帮我吗?”老师向静静坐在座位上的史蒂夫求助。
“OK”,小家伙回答,他挺了挺腰板,脸上闪着自信心的光芒。“请大家安静!史蒂夫在工作。”本尼迪斯太太示意大家肃静,小教室里很快鸦雀无声。史蒂夫歪着头,屏息凝神,手慢慢指向墙角的废纸篓:“它在那儿,我能听到。”
一点儿没错,本尼迪斯太太果然在纸篓里找到了那只小老鼠,它正躲在废纸底下,瑟瑟发抖,结果被听觉异常敏锐的史蒂夫发现了。
历史课重新开始,一切恢复原状。但史蒂夫变了,一颗自豪的种子开始在这个黑人盲童的心里生根发芽,渐渐驱散了他的自卑感。每当心情低落时,他便想起那只纸篓里的小老鼠。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小老鼠不是意外掉进纸篓的,而是本尼迪斯太太特地请来的“助手”。
今天,我们更熟悉史蒂夫的艺名——斯蒂维·旺德尔。他的与众不同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旺德尔集歌手、作曲家和演奏于一身,摘取过22项格莱美大奖,有7张专辑打入美国流行乐金榜,获得美国音乐世纪成就奖,入选“摇滚名人殿堂”……这些都是因为曾经有只小老鼠“意外”掉进了纸篓
.史蒂夫·莫里斯从小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请大家安静!史蒂夫在工作。”本尼迪斯太太示意大家肃静,小教室里很快鸦雀无声。
(2)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小老鼠不是意外掉进纸篓的,而是本尼迪斯太太特地请来的“助手”。
.你赞成本尼迪斯太太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哪些做法?
.读了这篇选文,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三)父亲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厉害,汗水把我弄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候,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天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当庄稼我你也不够格,躺在地上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背早已经有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考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着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
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歌还是蔡琴《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忧郁,很沉静,很悠远,父亲的眼神不是这样,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你从“父亲”这句朴素的话中悟出了什么深刻道理?
、“那眼神始终占据着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请根据文义,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让“我不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