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的甲、乙、丙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 )
A.甲是初级卵母细胞,将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每个子细胞内含有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
B.乙的分裂将产生体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
C.乙是体细胞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 |
D.丙是极体,将产生两个极体,每个子细胞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 |
取黄色圆粒豌豆(YyRr)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yy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0 | B.1/2 | C.1/4 | D.1/8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
A.基因突变 | B.染色体结构变异 |
C.染色体数目变异 | D.基因重组 |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造成的 |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有可能相同 |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该现象说明基因可以通过()。
A.影响染色体的结构控制生物的性状 |
B.影响其他基因的结构控制生物的性状 |
C.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
D.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