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喷水壶,往两个“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 B.高出稍许 |
| C.高度相同 | D.高度较低 |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A.黄土塬 | B.沙滩地 | C.沼泽地 | D.自流盆地 |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
|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
|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
|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 |
| B.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
| C.太阳将西升东落 |
| D.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
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大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彗星由彗核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尾是冰物质升华而成,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探测器成功撞击彗星时,全球与北京同处于一个日期的范围()
| A.约占全球的1∕2 | B.约占全球的1∕2以上 |
| C.约占全球的3∕4 | D.约占全球的3∕4以上 |
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 B.银河系 |
| C.地月系 | D.总星系 |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点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③ |
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读图“四副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④ | D.③⑤ |
关于图中各地距离我国最近的是()
| A.② 地 | B.③地 |
| C.④地 | D.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