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寒冷干燥 |
B.夏季温凉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
C.全年温和湿润 |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
影响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A.纬度和盛行西风带 |
B.纬度和洋流 |
C.洋流和盛行西风带 |
D.纬度和洋流 |
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
B.阴雨天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
C.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游牧业 |
D.阴雨天多,生长期长,适合种植业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 )
①扩大自然保护区 ②建立生态走廊③合理放牧
④实行禁渔期制度 ⑤引进外来物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下列措施,属于土地“节流”的是( )
A.积极开垦荒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B.全国都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C.在半干旱区的耕地采取退耕还牧政策 |
D.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 |
保护森林资源的主要措施有( )
①封山育林 ②合理养畜 ③停止围垦 ④退耕还林 ⑤采育结合 ⑥严禁砍伐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④⑥ | D.④⑤⑥ |
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是因为( )
A.山地多,平地少 | B.各种类型的土地面积较少 |
C.后备资源不足,可垦荒地不多 | D.人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尤其耕地更少 |
我国各地区所对应的资源问题,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广人稀,矿产短缺 | B.西部土地紧张,水源不足 |
C.南方地区水源、能源不足 | D.华北地区人地、水土矛盾叠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