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变化的数目(条),横坐标表示时间。请回答:
(1)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次数为 次, 阶段表示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2)图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分离,G~H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分离,H~I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 条。
(3)L~M时产生的细胞是 ,M~N表示 作用,染色体数目加倍。
(4)N~O有 对同源染色体,P~Q有 条染色单体,图中X时产生的细胞是 。
某农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 (hm2·a)。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2 |
1.05×1010 |
7.50×109 |
7.15×109 |
2.44×108 |
2.25×108 |
2.18×108 |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如果该农田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和 上与人工经营时存在很大不同。
(2)流经该农田的总能量 (大于/等于/小于)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鼬同化的能量中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
(1)乙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 。
(2)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 。若乙和丁杂交,则F1中正常眼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约为 。
(3)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 。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请用遗传图解予以解释(要求写出配子,无需标出具体表现型,只需标明后代存活情况)。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1)血浆渗透压大小与 有关,若渗透压升高使人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中枢位于 ,机体可通过调节作用分泌相关激素来维持内环境稳态,该激素的作用是 。
(2)在寒冷环境下,能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信息分子是 、 。
(3)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形成与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和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分布在膜外的阳离子主要是 ,K+由膜外进入膜内的运输方式是 。
(4)内环境的稳态也离不开免疫调节,受抗原刺激后, 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若分泌的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相结合,从而引起的免疫疾病为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在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光照强度为w时,A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B植物。
(2)图二中,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高/低/基本一致)。
(3)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w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 _____N2(大于/等于/小于)。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对(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毛色就能判断出性别,则可能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几率是 。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表现型为雄性3/8黄色棒状、1/8黄色正常、3/8白色棒状、1/8白色正常;雌性3/4白色棒状、1/4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标明亲本的雌雄)。
(4)若这种哺乳动物成为人们的宠物,且白色卷毛棒状尾的个体受人们普遍欢迎,理论上此动物种群中的基因 (填字母)的频率会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