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群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表现在 ( )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③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④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12年8月20日《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财政今年安排15亿元、明年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铁路建设。这说明( )
A.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支出 |
B.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C.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
D.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2011年7月11日到14日,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等灾害,受灾人数多达157.6万人,民政部向四川、陕西两省紧急下拨5 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这表明( )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B.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C.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
D.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2011年1月-9月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如下表:
财政支出(亿元) |
增长率(%) |
|
教育支出 |
9 490.78 |
26.7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8 003.57 |
32.5 |
农林水事务支出 |
5 842.61 |
34.8 |
交通运输支出 |
4 870.25 |
34.2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
2 418.23 |
24.4 |
科学技术支出 |
2 293.14 |
6.3 |
该表说明我国财政( )
①支出与收入是大致平衡的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初次分配政策实施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盈余过多将意味着( )
A.经济发展有充足的后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物质保障 |
B.资金储备充足,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
C.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
D.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加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①对购买新能源汽车予以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
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
③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给予贷款贴息
④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给予税收优惠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