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离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开展一次“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
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
了解到中国政府之所以将绣有长城的巨幅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的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周围的景现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加强对长城的保护,对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假如你是该班一位成员,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请结合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理解。(6分)
(2)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有哪些? (9分)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为何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2005年中央财政新增5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就业和再就业;为引导农民按需要有序流动就业,国家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经突破l亿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多、超时加班、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就“怎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2005年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举行公开听证。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120人和50多家媒体参加了听证。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公众听证会:有媒体以“圆明园听证会:公众参与环评第一步”报道了此事。看了这则新闻报道,某班同学围绕民主决策的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政府举行听证会,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见,我国政府机关只有举行听证会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决策。
学生乙:公众参与决策,可以帮助政府机关完善决策方案,所以,政府机关应采纳听证会上公众代表提出的全部建议。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作简要评述。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扩大。实施新的《信访条例》,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秩序。”
辨题:“言论自由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2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有力和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保障了民族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