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 B.围湖造田 |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
该图为我国某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 B.甜菜 |
| C.春小麦 | D.冬小麦 |
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工业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发地下水
④实行跨流域调水 ⑤培育耐旱作物品种 ⑥迁移人口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⑥ | D.③④⑥ |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012年11月2日08时至4日08时,新疆东部、甘肃、宁夏、青海北部、陕西、山西、河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将先后出现6~10℃降温,其中,内蒙古西部、陕西东北部、山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上述大部地区并将先后出现5~7级偏北风,据此回答问题。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 A.甲型HINI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
| B.交通事故减少 |
|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
|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
读全球台风发生区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 A.太平洋东部 | B.太平洋西部 |
| C.大西洋西部 | D.印度洋北部 |
受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影响,从8月2 8日夜间开始,黑龙江省多地迎来大风、降温以及强降雨天气。哈尔滨市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出现内涝。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布拉万”台风的是()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图回答问题。
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 A.洪涝——6、7月 | B.洪涝——7、8月 |
| C.干旱——4、5月 | D.台风——7、8月 |
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
| A.气候变暖 | B.红壤的改良 |
| C.大量施用化肥 | D.大力兴修水利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问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 B.甲——3、4、5月 |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