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
CO2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
(2)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3)查阅资料: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水+二氧化碳一→有机物+氧气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气一→二氧化碳+水+能量
(4)实验: 

(5)结论与讨论:
①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
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方案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
将下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
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
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
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10%红墨水溶液
同一规格除味剂
溶液褪色的时间

10mL
5g
10min

10mL
10g
5min

⑸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以及铜锈蚀的条件进行了以下系列
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明按下图1所示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铝、铁
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与
稀盐酸刚接触时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剧烈,产生气泡速率随着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小红提出按上图2进行两步实验,
即可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其方案可行吗?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
a. 试管①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芳、小亮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探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下图3所示)。请回答:

a. 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________试管内的铜片。(填“①”、“②”或“③”)
b. 小芳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补充实验,如上图4所示的实验,其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H2、CO2、水蒸气。(假设气体通过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和反应)。

① 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混合气体→(18)→尾气处理。(填装置编号)
② B装置的作用是(19)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