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水蒸气 |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 )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物理变化 |
B. |
氧化室中一定有 参与反应 |
C. |
电解室中 发生分解反应 |
D. |
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下列分离提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杂质) |
具体操作 |
A |
固体( ) |
加热 |
B |
溶液( ) |
加入过量的 溶液,过滤 |
C |
(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 固体的干燥管 |
D |
溶液( ) |
加入过量的 溶液,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适量稀盐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
B. |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C. |
将24℃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 |
10℃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
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
B.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
C. |
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D. |
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
C. |
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