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享受读书
黄新民
读书,是人类用来不断进化自己的一种高明伟大的方式。
读书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启发智慧、陶冶情操,才逐渐聪明起来。我生长在农村,家境贫穷,发奋读书是为了改变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环境。那时真有种“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精神,萤窗雪案、旰食宵衣,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平静的生活里我仍然不改读书习惯,并且越来越钟情于读书。后来又爱好读书画作品,并与书画家们谈书说画,从中收获不小。①好书如同良师,有了这样的良师,人生的道路就会走得踏实、稳健得多。
读书可以净化心灵。周国平先生曾说过:②“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可悲的黑洞,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读书,关注内心世界,充实精神生活。读历史,读哲学,能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透视眼前迷雾,走出人生黑洞,踏上铺满阳光与鲜花的道路,迎接人生的春天。读书,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谋求自我精神充实和心灵健康。当我们怀着一颗被汉赋唐诗宋词浸润过、被孔子苏格拉底的哲学洗礼过的心灵走进社会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读书让人快乐。读书可以在心中给自己留一块默默耕耘的圣地;读书是一种乐趣无穷、美不胜收的享受。读书决不能成为一项任务或为了装饰门面,这样会成为负担和包袱;只有为修炼自己的灵魂而读书时,才能体会到那种真正超凡脱俗妙不可言的快乐。手捧着充满哲理与智慧的书籍,常常会感受到某种巨大的思想震撼力。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读前人的哲学著作,如同获得黑夜中行走的勇气和力量。读书,能改变我们孤独、灰色的人生状态,消除生活中的困惑、思想的衰老,对待挫折才不会怨天尤人。大师们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可贵的品质,都会使我们对待生活时变得开阔、乐观、旷达,能真正让我们的生命鲜活灵动起来,永远追求那种充满激情的人生境界。
读书可以拓宽人生境界。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不懈学习、慎独自律的结果,是在不断学习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的结果。思想境界高的人,不会计较小事,不会计较名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读书,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和品位,能拓宽视野和境界。“胸藏万卷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读书指导生活,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最有用。在读书和反思的同时进行总结,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读书加以思索,能使自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自己。“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有学问的人,会把自己看得低一点,他们知道山外有山,明白能者如云。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让人成功的思想境界。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我的书房一直挂着这副对联,以此来勉励自己,教育儿子。对于我来说,读书已成一种习惯,一种享受。读一首唐诗宋词,如饮一杯陈年佳酿;读一本哲理美文,如品一顿丰盛大餐。如此美味,何乐而不为?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郁达夫说:“诗书误我半生闻达。”闻达不可乞求,诗书不可不读。学习无止境,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超脱世事纷争,人生就会有所收获。无论迈入怎样的年华,我将一直享受读书的快乐!
《工人日报》(2010年08月13日 06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文中划线句①②分别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二段现身说法有什么好处?
.第三段引用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请你为第二段也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文章最后说“无论迈入怎样的年华,我将一直享受读书的快乐”,从全文来看,我为什么要一直享受读书的快乐?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性感的荷花
陈振林
①那一年,我刚担任一个新班级的语文教学,第一节课上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我教过好几遍。我想,这堂课我正好可以和学生好好交流一下。
②我按照自己的风格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串读全文,感知结构美;精读美段,欣赏画面美;品读妙处,体验情感美。这种教学方法,是我的强项,我相信学生也会喜欢。在"精读美段,欣赏画面美"阶段,有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发言,说出自己找到的"美"。
③一个女生站起来发言:"我喜欢'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几句。这里写荷花,袅娜是她的形,羞涩是她的神。明珠,写出了她的光感;星星,写出了她的动感;美人,写出了她的美感。"
④我惊叹这位学生心思细腻,语言表达流畅,正想表扬这个女生时,另一个声音冒了出来:"还写出了她的性感。"
⑤听到"性感"这个词,同学们都笑了。在学生眼里,也许这个词是属于"少儿不宜"的。这个词很"刺耳",我也感到很棘手。
⑥声音很大,是从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传来的。我循声看去,是个男生,高高大大的,头发似乎没有梳。我准备走过去,有个女生小声地说:"老师,别理他,他成绩很差,经常在课堂上捣蛋。"我稍有犹豫,还是走到了男生的课桌旁,对他说:"请站起来回答。"男生就站了起来,"能具体分析你刚才的观点吗?"
⑦男生理了理凌乱的头发,说:"'亭亭的舞女的裙',不性感吗?'刚出浴的美人',不性感吗?"他的声音低了下来,神色有点紧张。我感觉,这是一个不常发言的学生,有可能他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都比较差,但我想利用这个契机,好好地引导他。"能告诉你的姓名吗?""王天成。""王天成同学,你还可以说得更具体点吗?"听到这句话,他来劲了,声音也大了起来:"'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外形,更写出了荷叶的动感;'刚出浴的美人',让人联想到美玉般的洁净,动静结合……"
⑧他分析得透彻细腻,我不由得赞叹:"文字里不是没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处处有美。王天成同学就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自信地笑了,轻松地坐下来。
⑨之后的语文课,王天成成了一个积极发言的学生,而且发言往往另辟蹊径,很有见地,十分精彩。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相当优秀,其他科的成绩也有了进步。
⑩也许是那节课上一个小小的鼓励,改变了王天成。后来,王天成的高考成绩超过重点学校录取线。他特意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陈老师,感谢您!我很高兴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我会记得当年我说的'性感的荷花',更会永远记得您的语文课,是'性感的语文课'。"
(摘编自《读者•校园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性感的荷花"为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行文的线索,蕴涵着陈老师语文课的独特魅力。 |
B. |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分别写了不同姿态的荷花:含苞待放的荷花和绽放的荷花。 |
C. |
王天成有思想、有个性,敢于发表见解,由同学眼中的"捣蛋鬼"变成一个积极向上、学会感恩的优秀学生。 |
D. |
语言平易通俗,俗中有雅,使读者既感受到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也感受到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
(2)根据选文内容,将下表①~⑤空格的记叙文六要素填充完整。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事件 |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
① |
② |
"我"、一个女生、王天成 |
③ |
④ |
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
(3)曾经的王天成"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都比较差,经常在课堂上捣蛋",面对类似的学生,假如你是老师该怎么办?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全国范围看,盛产快递小哥的大省有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苏。 在 2018 年全国快递员数量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排前五名。快递员对国民经济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每季度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快递业务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2‰,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直接贡献率为1%。
材料二:
快递员数量、快递业务量以及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变化情况。
材料三:
快递员的年龄:主要以20﹣40岁的80后和90后为主。性别:以男性为主,女性快递员的比例在逐步增加。学历:以职高、技校毕业生为主。工作时间:80%的快递员每天工作超8小时。月薪:平均月工资在4500元左右。行驶路程: 快递员每月送快递的平均路程约 2000 千米,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印象:热情、踏实、善良、积极、效率、勤奋、快速、勇敢、责任、吃苦耐劳。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6年至2018年,快递员数量增长了50%。 |
B. |
2016年至2018年,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大,达490亿件。 |
C. |
2016年至2018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从51540亿元增加了76900亿元。 |
D. |
2016年至2018年,快递员数量、快递业务量、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都有提高。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主语是"在2018年全国快递员数量排名中"。
A. |
材料三中画线句子是递进复句,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
B. |
材料一主要运用列数字和引用的说明方法,使内容具体准确,增强说服力。 |
C. |
材料三运用的"为主""左右""约"等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3)近年快递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请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建议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网络语言改变了什么
黄集伟
① 我最近 10 年对网络语言做了笔记,这是一项业余爱好 。我认为,网络语言给人们带来三种变化:生存方式的变化,修辞方式的变化,社交方式的变化。
②说到生存方式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如网络所说的"段子化"了,段子本来是一个相声术语,它是相声作品当中的一小节或者一小段。历经10年的网络演变,段子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几乎是无段子无饭局,无段子无聚会,无段子无社交,人人都是段子手。
③再说修辞方式的变化,近十年的网络语言最为活跃,这里仅列出三种修辞方式的变化,即压缩、反转和迭代。
④压缩,很多貌似无法压缩的词语或句子,被网友活生生地压缩了,像"高大上""不明觉厉"等词。按照语文修辞学,这些词是不能这样压缩的,但是网友就这么压缩了,而且传播范围很广。
⑤反转,本来是一种修辞格,在网络时代,反转修辞格的大量涌现有目共睹,如"撩"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撩"的基本意思是"撩逗",词性偏向于贬义,有"轻薄"的意思,但它被网络化以后,已经从贬义词转为中性词。
⑥迭代,本身是网络术语,一般用这个术语描述网络语言的变化,汉语就是在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如我的一位朋友在微信里说:"难道'众筹'真的不是'要饭'的别称吗?"这句话虽然很刻薄,但也有一定道理。从语文角度看,有时候所谓的迭代变来的词仍然是换汤不换药。
⑦网络语言还带来了社交方式的变化,例如表情包社交,它最早是来源于QQ的表情包,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膨胀而飞速发展。表情包语言是一种图片语言,一种基于"直观+吸睛"合成的信息符号,近年成了网络交流的常用符号。
⑧牛津辞典曾经选出的年度热词就是一个表情包﹣﹣一张喜极而泣的脸。这张笑哭了的脸是当年全球使用率最高的表情包,这种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跨越了不同的语言局限,成为现代人最高频使用的单个有意义元素,在便利性与信息量上同时占优。
⑨表情包的流行,有两个原因:一是方便,在泛社交年代,便捷交流是生活中的首选;二是丰富,表情包的使用,其实是既通用又个性,既清晰又含糊,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解读成苦笑、笑哭,也可以解读成无奈等。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下列不属于网络词的一项是 。
A. |
段子化 |
B. |
高大上 |
C. |
中性词 |
D. |
表情包 |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画线句子中,"这"指代"我最近10年对网络语言做了笔记"。 |
B. |
本文的中心论点为"网络语言给人们带来三种变化:生存方式的变化,修辞方式的变化,社交方式的变化"。 |
C. |
第⑥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
D. |
选文的结构方式为:总(①)﹣﹣分(②③④⑤⑥⑦⑧)﹣﹣总(⑨) |
(3)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会越来越丰富,需对其进行规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网络语言在作文、书面交流等方面应多运用。
A. |
将网络语言融入汉语,丰富汉语词汇。 |
B. |
有的网络语言只能在一定的语境范围内使用。 |
C. |
某些网络语言的自由性和主观性较强,应适当引导,使其走向规范。 |
阅读《人当有所畏惧》,回答下列各题。
人当有所畏惧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
②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 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这里孔子指出的圣人的畏惧对象,其实也是他们崇信的对象。人们常说的"敬畏",其实就是由"敬"而"畏"。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崇敬,则很难生"畏"。
③人有所畏惧才能有操守和原则,才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才能安身立命。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杨震不受。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夜幕无知者。"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从此,"四知"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④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比如何进。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这时,有人提醒他十常侍要谋反。可何进并不以为然,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这是恃权而无恐。
⑤ 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他动不动就会说:"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而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二)这是恃器而无恐。
⑥还有那个"死读兵书"的马谡,把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奉为教条,盲目以为只要将兵马"置之死地",就自然可以"而后生"了。结果,他虽将兵马"直至绝地",却没能"后生",而是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恃书而无恐。
⑦经验证明,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往往是失败;相反,倒是有所畏惧、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这是因为,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圣贤、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④﹣⑥段列举了哪三种"有恃无恐"?
(3)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横线上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一)
(二)
(4)你认为"四知"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阅读《偶遇》,回答下列各题。
偶 遇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 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 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⑦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 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文有改动)
(1)老妇人"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是说她把生活过得怎样?(如花似玉:旧时比喻女子年轻美丽。)
(2)第④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 。第⑤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具有 的优良品质。
(3)第⑥段中加点的"花常开不败"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为什么会认为矮个子男人能"让花常开不败"?
(4)第⑦段中"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的意思应如何理解?
(5)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
②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两条启示。(要求:两条启示合理且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