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者王翁传 [明末清初]徐芳
洒口王翁,尝行乞至拏口陈长者家。有顷户启,一小鬟捧盆水,向外倾洒去。有声铿然,视之,金钏也。翁大喜,复念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而鬟不知,倘主妇索钏不得,而疑鬟盗,或挞之急。吾贫人,横得重资,未必能享,而贻鬟累,以至不测,大不祥。遂留以待。久之,微闻户内喧声,似有所诃责。斯须,前鬟出,流血被面,望溪便掷。翁急前,持抱问故。鬟掷愈力,曰:“主妇失钏,而枉予盗。予何处得钏?与挞死,宁溺死!”翁曰:“然钏在,毋恐。”乃出诸袖中,俾持入,且曰:“待子于此久矣。”鬟入报,主妇以为谩,遣童出问翁,具以实对。
事闻长者,长者曰:“世安得有此人?”亟召入,居然壮男子也。因问:“若能为我任奔走乎?”对曰:“幸甚!”于是使司门户稽察,辄胜任。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课,又辄称。长者知翁可任,益亲爱,待以家人礼,诸钱谷会计之重要者,悉以寄之。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复念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 )②鬟入报,主妇以为谩 ( )
③世安得有此人( ) ④悉以寄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课,又辄称。译文: 、请结合文中材料,对王翁这一人物做出评价?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注】①白:告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甚以为忿 ()(2)家人咸以惊骇()
(3)云是变怪 ()(4)果如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释加点词。(4分)
①余挐一小舟②见余大喜③及下船④客此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2分)
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小题(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乱:
(2)衡:(4分)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⑵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本文作者从个人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的方略,最终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9 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 舣船,船靠岸边。② 面,侧面以对。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持短兵接战。()
(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2 分)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 分)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A.会天大雨() |
B.等死,死国可乎() |
C.扶苏以数谏故() |
D.陈胜王() |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 B.二世杀之 |
C.楚人怜之 | D.固以怪之矣 |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