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
梦中作①
(宋)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停下来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读《墨梅》(王冕),回答问题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
|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
|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
|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
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6.诗歌前两句中的“送”、“动”用得极其巧妙,有什么表达效果?
17.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前两句进行赏析。
(2)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终。以“”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
(2)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