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 “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菊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1穷:失意,归隐。2通:得意,出仕。
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下列诗句与“空知返旧林”中的“空”字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B.“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叶独坐》)
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D.“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赠友诗。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此诗回赠给他。
B.首联感慨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官场之事不再关心,表明作者追求隐逸生活,消极厌世的精神追求。
C.颔联中“自顾无长策”反映了作者的苦闷,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能为力,只好归隐。
D.尾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又以不答作答,只勾勒出一幅韵味深蕴的画面,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楼感怀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①
1935年2月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位于遵义市北娄山脉中段,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词人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清晨凄清的场景,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B.“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
C.“雄关漫道真如铁”中,“雄关”指雄伟险要的关口,即娄山关,“漫道”指道路漫长,“真如铁”指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
D.“而今迈步从头越”中,“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义是革命遭受挫折,要重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画 堂 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