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官,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遂感激而西,舍亲丰感激:感谢
B.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让:责怪
C.拜监察御史,奉使称职拜:授予官职
D.求胜地为构第第:宅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躬为调药父母宗族,皆为杀没
B.逆旅主人不之顾夫晋,何厌之有
C.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斧斤以时入山林
D.周乃去,客密州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虽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举荐到长安去任职。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张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让太子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反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
译文: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侯,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加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兗,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尤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已下一百余人,获马万余蹄。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年,甚有能政。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
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晷。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注:①移晷:日影移动,指经过了一段时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颇亲昵见:被
B.颍州刺史行:巡行
C.年,甚有能政逾:越过,超过
D.移宋州刺史寻:不久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存敬战绩显赫的一组是 ( )
①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 ②矢石所及,必以身先
③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   ④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
⑤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  ⑥太祖闻之,痛惜移晷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存敬性格刚直、有胆略,跟随太祖征战的时候,因为能够委屈自己,敬服他人,因
而获得太祖的器重。
B.幽、沧侵犯魏郡的时候,张存敬重新被启用担任都指挥使,第二年他孤军围困了刘守文几个月,并打败了刘仁恭
C.张存敬担任宋州刺史期间,不但善于处理政事,而且战功显赫,先是攻下了四个州,
并且使中山人开城投降。
D.张存敬后来在河中府病逝,太祖知道之后,哀痛惋惜了一段时间,并先后追赠太保、

太傅的官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译文:                                
(2)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的题目。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往来之望绝:断绝、隔绝
B.然常自,不欲多之损:裁减
C.后还到扬州更募:募捐
D.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兵众典:执掌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曹操自明绝无“不逊之志”的一组是()
①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②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③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④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⑤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⑥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在济南为官时,开始割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但这样就触犯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他怕由此给家族招来灾祸,只好托病还乡。
B.曹操辞官还乡后,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书房,准备秋夏时读书,冬春时打猎,曾一度产生老于荒野、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
C.收编了黄巾军的三十多万人后,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自己也当上了宰相。他认为,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他原来的愿望。
D.曹操主动提出辞退三县的封地,但决不放弃兵权。他这样做,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放弃了兵权后会遭到别人的谋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2)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选自《明史》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彬即畀瑶其直责:询问 B.驾旋,瑶至宝应扈:侍从
C.帝命桂萼等巡抚官去留核:考核 D.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予赉:赏赐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蒋瑶“端亮清介”的一组是()
①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
②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③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④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⑤彬即畀瑶责其直
⑥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蒋瑶被外放为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武宗南巡时,蒋瑶只是提供皇帝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
C.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D.蒋瑶退休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组成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5分)
(2)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居镇六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仍推突将马狼兒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余人,径逼青州城。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狼兒与其同恶十数辈脱身窜匿,余党降,稍后者斩于鞠场。明日,狼兒亦就擒戮,胁从者放归田里。诏加右仆射,进封魏国公,由是远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镇六周岁,兵甲完利,井赋均一。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册赠太傅。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委:顺从,归附
B.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安:安排
C.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落拓:豪放,放荡不羁
D.兵甲完利,井赋均一完:坚固

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嵩与薛平父子二人功绩的一组是()
①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②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③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
④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
⑤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
⑥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嵩原本替贼兵把守相州,贼兵败后,王师到来,薛嵩就到怀恩马前迎接叩拜,怀恩放了他,并让他做了相州刺史。
B.宰相杜黄裳很器重薛平,推荐他做汝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治理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在淮西战事中,又屡有战功。
C.薛平在滑州时,率领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开凿古河南北总长十四里,挖开旧河来分流水势,滑州百姓于是没有水患了。
D.青州城兵士不敌乱军时,薛平拿出府库和家里的全部钱财招募二千精锐的士兵,迎击对方,叛贼士兵惶惑反顾,于是大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 译文:
(2)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译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都监。庄宗嗣位,尝谓左右曰:“我本蕃人,以羊马为活业。彼康福者,体貌丰厚,宜领财货,可令总辖马牧。”由是署为马坊使,大有蕃息。及明宗为乱兵所迫,将离魏县,会福牧小坊马数千匹于相州,乃驱而归。明宗即住,授飞龙使,俄转磁州刺史,充襄州兵马都监。
福善诸蕃语,明宗视政之暇,每召入便殿,谘访时之利病,福即以蕃语奏之。框密使重诲恶焉,常面戒之曰:“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福惧。会灵武兵马留后韩浔,以人情不协,虑为所图,上表请帅,制加福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行凉州刺史,充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福之是拜,盖重诲嫉而出之。福泣而辞之,明宗曰:“朕遣兵援助,勿过忧也。”因令将军牛知柔领兵送赴镇。行次青岗峡,会大雪,令人登山望之,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三道以掩之。蕃众大骇,弃帐幕而走,杀之殆尽,获玉璞、牛马甚多。到镇岁余,西戎皆款附,改赐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累加官爵。
福镇灵武凡三岁,每岁大稔,仓储盈羡,有马千驷,因为人所谮。安重诲奏曰:“累据使臣所言,康福大有宝货,必负朝廷。”明宗密遣人谓曰:“朕何负于卿,而有异心耶!”福奏曰:“臣受国重恩,有死无贰,岂愿负于圣人,此必谗人之言也。”因表乞入觐,不允。及再上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清泰中,移镇秦州,加特进、开国侯,充西面都部署。天福七年秋,卒于京师,年五十八。赠太师,谥曰武安。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九十一·列传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领财货领:管理 B.康福但乱奏事但:只要
C.西戎皆款附款:缴纳钱财 D.每岁大稔稔:丰收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福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①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②明宗即位,授飞龙使③谘访时之利病
④臣受国重恩 ⑤到镇岁余,西戎皆款附 ⑥移镇秦州,加特进、开国候,充西面都部署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福家世代为本州军校。他出身官贵人家,擅长骑马射箭,在他年轻时就追随后唐武皇,曾经多次补任军职,充任承天军都监。
B.康福得到明宗的信任的起因是在他担任马坊使时在相州饲养几千匹小坊马,当后唐明宗被乱兵所逼迫流亡逃难时,他驱赶着这些马跟随明宗而去。
C.康福擅长诸蕃语言,用蕃语奏对明宗的谘访,遭到当朝重臣安重诲的嫉恨,最终被安排出京到灵武。行至青岗峡他突袭吐蕃军成功,并在灵武建立业绩,得到加官。
D.康福镇守灵武三年,政绩卓著,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但安重诲却陷害他要造反,明宗也担心他谋反。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三道以掩之。
(2)因表乞入觐,不允。及再上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