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自主学习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一个小组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温(℃) |
……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实验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
1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3)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得出水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个实验他们联想到了生活中当水烧开了以后,继续用大火烧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提高水的温度。
在测2.5V小灯泡(电阻大约为10Ω左右)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
(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有甲“10Ω 1A”和乙“20Ω 1A”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则应该选择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片应移到(选填“A”或“B”)处。
(4)小明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小明主动提出为当地图书馆建造一条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斜面通道。斜面的设计方案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小明利用长度一定的木板,做了如图9所示的斜面实验,通过增加书本来改变斜面的高度以寻找合适的斜面坡度,
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重力/N |
升高/m |
有用功/J |
拉力/N |
移动距离/m |
总功/J |
机械效率/% |
1 |
5 |
0.15 |
2.2 |
0.5 |
1.1 |
68 |
|
2 |
5 |
0.20 |
1 |
2.7 |
0.5 |
1.35 |
|
3 |
5 |
0.25 |
1.25 |
0.5 |
1.55 |
81 |
(1)通过计算,求出以上表格中的空缺的数据。
(2)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如果只考虑省力这个事实,你认为哪种坡度最适合轮椅使用?在决定坡度的时候还得考虑其它哪个因素?
如图7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它们的唯一不同
就是长度不一样,小名同学发现:依次口吹这三个笔
套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小名在查阅资料后
终于弄懂了口吹笔套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笔套内的
空气柱。
问题:
(1)根据上文实验现象,提一个问题:
问:
(2)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答:
|
(3)事后小名根据这个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如图8),在竹管开口处①向
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小闵同学参加的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将前两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了下表中.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情况及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8—15所示.请你将他们第三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表格中.
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电阻(Ω) |
1 |
1.40 |
0.30 |
4.7 |
2 |
2.00 |
0.40 |
5.0 |
3 |
图8—15
某同学用图10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
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仅将定值电阻的阻值换为2R1,闭合开
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结果发现I2<I1,但I2≠0.5I1.由
此他认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他的结论是________的(填“正确图10
”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