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L(s)+aG(g)
b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 +1<b
已知反应 ①2BrO3-+ Cl2 =Br2 +2ClO3- ;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
③ClO3-+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C
| A.ClO3->BrO3->IO3->Cl2 | B.BrO3- >Cl2>C1O3->IO3- |
| C.BrO3->ClO3->Cl2>IO3- | D.Cl2>BrO3->C1O3->IO3-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
| C.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Cl-+2H+ +ClO- |
D.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 = H2SiO3↓+![]() |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 A.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 B.向NaAlO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 |
| 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 D.向Al2(SO4)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 |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
|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
|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
|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
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0.1 NA |
| B.23 g N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 C.0.3 mol /L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目为0.3 NA |
| D.22.4L H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