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
B.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
C.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
D.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该反应原理可用“强酸H2CO3制弱酸H2SiO3”来解释 |
已知:还原性强弱:I― >Fe2+。往100 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2的Fe2+被氧化成Fe3+。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1mol·L-1 | B.1.5mol·L-1 | C.1.2mol·L-1 | D.1.0mol·L-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除去苯中![]() |
C.1mol ![]() |
D.采用分子筛固体酸作为苯和丙烯反应的催化剂来制备异丙苯,符合绿色化学工艺。 |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亮菌甲素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等,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12H11O5 |
B.亮菌甲素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C.1mol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 NaOH |
D.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 |
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
A.与CH3OH加成生成CH3CH2COOH | B.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 |
C.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 ![]() |
D.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