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脱水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145和144 | B.145和145 | C.145和146 | D.146和145 |
对酵母菌进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使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会产生CO2的是()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C.葡萄糖+小膜泡 |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以及未经离心的酵母菌匀浆,分别置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可获得终产物CO2和水的试管是()
A.甲和乙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
C.[H]+O2→H2O线粒体内膜 |
D.H2O→O2+[H]类囊体膜 |
下列关于在活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可以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进行 |
B.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C.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
D.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
植物在有氧呼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
B.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
C.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
D.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