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 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都是新经济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他强调这一命题的主要目的是()

A.阐释智者学派的主张 B.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
C.普及人文哲学知识 D.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王夫之:“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文中的“器”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认得感知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 D.试验的仪器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市民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渴望

从图1到图2体现了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规范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