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农民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A 农民为稳定粮食价格而焚烧谷物              B 斯大林体制的确立影响了农业生产
C 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               D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调整未见成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正确的是 ()

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推行“新经济体制”,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
B.北约成立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C.60年代初“冷战”重心转移到美洲
D.“冷战”使世界各国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B.伏尔泰彻底否定了君主制
C.卢梭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D.启蒙运动直接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