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河谷地形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各题。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高技术工业 | D.农产品加工工业 |
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表1是我国2010年四川、江苏、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据此回答29-31题。
表1
省区 土地类型 |
① |
② |
③ |
④ |
耕 地 |
8.18 |
13.12 |
25.0 |
48.66 |
林 地 |
14.44 |
41.77 |
51.3 |
6.06 |
草 地 |
46.42 |
28.43 |
5.3 |
0.23 |
交通及建设用地 |
2.33 |
3.23 |
3.2 |
15.20 |
水域 |
1.61 |
1. 71 |
5.1 |
28.41 |
未利用土地 |
27.12 |
11.74 |
10.1 |
1.44 |
四个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黑龙江、四川、江苏 | B.内蒙古、四川、江苏、黑龙江 |
C.四川、内蒙古、江苏、黑龙江 | D.内蒙古、四川、黑龙江、江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省耕地比重最小是因为位于山区,地势高,起伏大 |
B.②省耕地比重较小是因为该省气候干旱,地势起伏大 |
C.③省园林地重最大是因为全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
D.④省耕地比重最大是因为全省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气候湿润 |
省区④“以全国第10位的耕地面积,实现了全国第四位的粮食总产量”, 与同为我国粮食大省的②相比,其主要优势是()
A.耕地面积更大 | B.人口更多,精耕细作 |
C.科技水平更高 | D.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更少 |
图是海南岛水系图,据图完成各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 B.北高南低 |
C.四周高,中间低 | D.中间高,四周低 |
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消费市场 | B.力量雄厚技术 |
C.接近原料产地 | D.接近能源基地 |
该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热量 | B.交通、热量 |
C.市场、水分 | D.交通、水分 |
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A.90天 | B.115天 |
C.130天 | D.140天 |
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
近年来,我国谷类粮食已全部进入净进口时代,成为世界头号进口大国。2013年1—5月我国大米进口量累计115.4万吨,下表为2013年1—5月中国大米主要进口国及其所占比重(%),据此回答各题。(资料来源:中国粮食工业网)
国家 |
越南 |
巴基斯坦 |
泰国 |
柬埔赛 |
老挝 |
其他 |
所占比重 |
62.1 |
27 |
9.2 |
1.2 |
0.3 |
0.2 |
在中国大米主要进口国中,越南所占比重最高,主要原因是()
A.质量最优良 | B.商品率最高 |
C.价格优势最明显 | D.总产量最大 |
要降低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我们应该()
A.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
C.节约粮食,降低生活标准 |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畜牧业比重 |